114 年度農業工程研討會
議 程 表

時間:114年10月17日(星期五)
地點:劍潭海外青年活動中心(臺北市士林區中山北路四段十六號)

時間 進行事項 場地 主持人
08:30~09:00 ◎報到及交誼 2F群英堂
09:00~09:10 ◎開幕與來賓致詞 2F群英堂 林理事長裕彬
09:10~10:10 ◎專題演講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Status and Digitalization in South Korea』
主講人:Jin-Yong Choi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Rural System Engineering 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Life Sciences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2F群英堂 胡主任委員明哲
10:10~10:30 休息、茶點
10:30~12:00
◎分組討論(Ⅰ)
  • 學生3分鐘口頭海報競賽
  • 學生論文競賽
  • 現代化灌溉技術與遙測地理資訊系統
  • 氣候變遷下水土資源智慧管理I
  • 得獎論文
  • 農業工程ESG
  • 生態水利
 
  • 2F 322教室
  • 2F 323教室
  • 2F 324教室
  • 2F 325教室
  • 3F 332教室
  • 3F 333教室
  • 3F 334教室
 
  • 海報評審小組
  • 論文評審小組
  • 譚智宏 陳智謀
  • 葉一隆 何智超
  • 蘇明道 范致豪
  • 陳豐文 李豐佐
  • 蘇騰鋐 王之佑
12:00~13:00 午餐
13:00~14:30
◎分組討論(Ⅱ)
  • 學生及年輕學者社群活動
  • 河川水理與集水區管理
  • 水土資源管理與產業創新
  • 氣候變遷下水土資源智慧管理II
  • 淨零碳排與農田水利
  • 農地規劃農村發展與其他
  • 生態水利與水田多功能生物多樣性
 
  • 2F 322教室
  • 2F 323教室
  • 2F 324教室
  • 2F 325教室
  • 3F 332教室
  • 3F 333教室
  • 3F 334教室
 
  • 鄭克聲 王藝峰
  • 蕭政宗 蔡瑞彬
  • 陳憲宗 陳沛芫
  • 張倉榮 張廣智
  • 賴進松 江介倫
  • 蕭友晉 王昱力
◎海報展示區 2F活動區

『114年農業工程研討會』分組討論議程表(Ⅰ)

地點:教學大樓 2F 322 教室

時間 組別 發表論文 作者 主持人
10:30
|
12:00
學生3分鐘口頭海報競賽 ◎氣候變遷下水資源系統串接對跨區水源調度與灌溉韌性之影響-以濁幹線與北幹線串接為例 許勝峰 胡明哲 江莉琦
王聖瑋
鍾秉宸
游晟暐
李有儀
◎泥砂沉降時間-空間動態變化:分析不同孔口高度對排砂效率之影響 陳玉俊 賴東豪
吳孟璋 黃振家
李豐佐
◎結合系統動力學與分岔理論之北關渡灌區農業水資源管理 吳宗燁 胡明哲
◎流量對農田渠道棲地之影響評估 —以宜蘭深溝二番仔圳為例 葛天陽 高佳淳
施永成 賴佑承
陳惠敏 郭品含
◎集水區保育治理工程維管巡檢 王柏清 陳明輝
王建權 蔡學澤
楊濟鴻 蘇郁文
◎間歇灌溉影響水稻田土壤的有機質微生物轉化與碳固存品質 朱灝宇 陳維浩
許正一 羅凱尹
蕭友晉
◎漁電共生對於因應極端強降雨事件調適效益探討之研究 吳柏萱 李屏
侯清賢
◎農業灌溉最佳化以提升氣候韌性:結合 AI與小水力發電實現永續水-糧食-能源管理 李冠葳 張斐章
許家宇 張麗秋
◎基腳沖刷線空間差異影響臨河崩坍地之河道土砂運移評估 黃阮日林 李豐佐
王奕鈞
午餐 & 『學生及年輕學者社群活動 (Students and Early Career Scientists Networking)』
『學生及年輕學者社群活動 (Students and Early Career Scientists Networking)』

『114年農業工程研討會』分組討論議程表(Ⅱ)

地點:教學大樓 2F 323 教室

時間 組別 發表論文 作者 主持人
10:30
|
12:00
學生論文競賽 ◎擴散式深度學習模型應用於臺灣地區降雨預報之降尺度研究 馬亞珩 陳佳正
黃宏斌
孫建平
溫在弘
游景雲
許少瑜
◎結合機器學習與再分析氣候資料之蒸發量推估模型建構與區域應用探討 賴淑芸 林軒宇
◎水資源系統串接之傅立葉頻譜網流最佳化分析 曾啟銘 胡明哲
◎建構無感測器條件下的都市水位推論模型:以生成式影像為訓練基礎之研究 蔡杰儒 王健明
陳柏蒼
◎應用基於 QPESUMS 與 GraphCast 產品之生成式系集擴散模型於臺灣降水即時預報研究 徐振泰 陳佳正
◎Model Optimization and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Transportation Network for Agricultural Waste Vermicomposting Allen Julius Christ Declaro
胡明哲
午餐
13:00
|
14:30
河川水理與集水區管理 ◎曾文水庫水工模型設置庫底導流槽排砂效能分析:以盧碧颱風為例 欉順忠 李豐佐
賴進松 楊志賢
劉政其
鄭克聲
王藝峰
◎水文分析參數方法標準化作業精進之研究 鄭克聲 張倉榮 胡明哲
葉克家 詹明修 林軍廷
林雅玲 陳展裕 邊孝倫
洪信彰 張廣智
◎應用深度學習模型提升 LSPIV 觀測河川流場之準確性 吳微塔 黃偉哲
柳文成
◎基於 GPU 之高效能水動力模式之淹水模擬評比:以康芮颱風為例 曾麟哲 陳佳正
◎德基水庫集水區農業非點源污染削減效益評估:以友善農法為例 陳育寧 潘述元
何承准 葉晉豪
黃俊耀
◎應用 SWAT+於森林集水區之碳增匯評估 楊毓婷 朱子偉
莊鎮隆

『114年農業工程研討會』分組討論議程表(Ⅲ)

地點:教學大樓 2F 324 教室

時間 組別 發表論文 作者 主持人
10:30
|
12:00
現代化灌溉技術與遙測地理資訊系統 ◎高粱節水灌溉之田間試驗與效益分析 陳智謀 巫金松
林資哲 葉一隆
譚智宏
陳智謀
◎一套評估水稻需水量的低成本實用方法之開發與驗證 楊世樺 鄭皓霖
許定宏 葉一隆
陳智謀
◎不同類型入滲筒應用於草地入滲率現地測定之試驗研究 廖子琮 詹博棟 王正宏
陳信嘉 劉宇珩 劉耕齊
璩浩宸 藍子翔 陳冠嘉
陳豐文
◎具擴大灌溉服務潛力推動區域評估因子研討 邱亭瑋 張光耀
孫維廷 黃建霖
◎高解析正射影像及農路 360°環景照片整合深度學習之水稻自動判釋 葉桐 卓禹見
李姿穎 施學延
洪若彬
◎利用高解析度正射影像輔助農田水利照舊使用盤點 – 以關渡平原為例 李姿穎 卓禹見
詹皇祥 施學延
洪若彬
午餐
13:00
|
14:30
水土資源管理與產業創新 ◎農業水庫智慧管理平台之建置 陳建國 黃建霖
紀柏全
蕭政宗
蔡瑞彬
◎網流最佳化模式於水庫供水網路調配之應用 李長穎 胡明哲
◎應用 SWAT 模式評估作物生產水足跡以及農民收益之轉作策略—以北港溪流域為例 林冠州 江莉琦
◎增進永續且降低未來缺水風險之水庫最佳營運策略 王郁婷 蕭政宗
◎基於地溫剖面之水田垂直入滲率長期自動化監測系統開發 蔡瑞彬 林穎凡
張家豪 陳宇文
顧尚真

『114年農業工程研討會』分組討論議程表(Ⅳ)

地點:教學大樓 2F 325 教室

時間 組別 發表論文 作者 主持人
10:30
|
12:00
氣候變遷下水土資源智慧管理I ◎氣候變遷下區域供水系統風險評估與分析 何智超 賴恆毅
陳祐誠
葉一隆
何智超
◎氣候變遷風險對土地利用影響評估 何智超 廖建程
許仲淮
◎AR6 情境下苗栗縣坡地災害之風險評估 柳鴻明 柳文成
◎基於 AR6 氣候情境嘉南地下水分區補注衝擊評估 何智超 張智雄
◎支援地方氣候調適決策之氣候風險分析系統建構:以雲林農業水資源為例 林孟慧 王琪芳
童慶斌
◎新開發玉米田區節水栽培探討 陳智謀 巫金松
林資哲 葉一隆
午餐
13:00
|
14:30
氣候變遷下水土資源智慧管理II ◎氣候變遷情境下南化水庫入流量特性分析 林秀惠 蕭政宗 陳憲宗
陳沛芫
◎災害風險圖應用探討-以農業用地淹水風險為例 林祺恒 陳韻如
劉俊志 紀佳法
陳永明
◎防淤隧道空間分布不同下之防淤成效評估 杜豫云 李豐佐
◎水庫水資源乾旱預警模式之建置 陳思妤 陳憲宗
◎從山脊到珊瑚礁:於土地利用與氣候變遷情境下之流域水文對沿岸海洋生態衝擊探討 Adonis Gallentes
游晟暐
Cesar Villanoy

『114年農業工程研討會』分組討論議程表(V)

地點:教學大樓 3F 332 教室

時間 組別 發表論文 作者 主持人
10:30
|
12:00
得獎論文 ◎河川堤防沖蝕機制及堤內洪氾之耦合模擬分析 李豐佐 賴進松
張倉榮 劉政其
黃翊嘉
蘇明道
范致豪
◎以河床出入滲試驗探討東港溪流域地下水與河川交換量季節性特徵 莊信宏 王士榮
◎南化水庫與高屏溪攔河堰聯合調度之研究 黃文政 温品瑄
黃政豪
◎自由水面蒸發公式研發及台灣水庫蒸發水量估計 陳憲宗 陳姵蓁
潘詠瑄
◎以卷積神經網路辨識都市區 CCTV 影像積淹水事件 蘇元風 簡大鈞
林怡廷
◎整合ECMWF SEAS5長期雨量預報與連續型降雨-逕流模式進行水庫入流量預報 楊道昌 龔明人
李亞儒 李清縢
洪景山 游保杉
午餐
13:00
|
14:30
淨零碳排與農田水利 ◎社區型微水力發電推動模式探討—以平溪紫東社區為例 張齡方 黃慧宜
潘俊青
張倉榮
張廣智
◎以微模型實驗探討可溶性氣體在包氣帶中的遷移行為 李詠微 詹凱翔
黃群展 許少瑜
◎農業水域(埤塘及水庫)太陽光電案場對灌溉水質之影響評估 陳凱琳 彭美禎
陳信安 張大偉
黃瓊瑤 梁秋萍
◎以新興替代能源探討淨零碳排能源轉型研究 李政達 林受勳
◎研析電輔助厭氧消化績效及其微生物代謝途徑 蔡子楊 蕭友晉
潘述元

『114年農業工程研討會』分組討論議程表(VI)

地點:教學大樓 3F 333 教室

時間 組別 發表論文 作者 主持人
10:30
|
12:00
農業工程ESG ◎農田水利 ESG 新做法 黎韋辰 楊凱鈞
侯玉娟
陳豐文
李豐佐
◎農田水利設施性別友善行動研究初探–以擴大灌溉服務政策個案為例 張光耀 陳潔
邱豐真 許峻嘉
吳念臻
◎利用 ENCORE 工具分析灌溉排水機構對自然資本依賴與影響 蕭彤羽 許少瑜
◎113 年度農田水利工程技術研析計畫 孫維廷 張光耀
吳明學 江昇峰
蘇祐德 林書佑
◎強化水田與旱地系統整治:生質水凝膠於重金屬固定之角色 何恭慧 潘述元
◎都市重劃區建設影響下之灌區水質問題及改善策略- 以臺中南屯地區為例 譚允維 陳豐文
林修德 謝明陽
李庭漪
午餐
13:00
|
14:30
農地規劃農村發展與其他 ◎農地重劃區內農路安全挑戰與改善 陳彥儒 楊凱鈞
鍾易達 杜亭瑩
侯玉娟
賴進松
江介倫
◎臺灣農產業永續與治理評估之初探:以中南部兩間農產業為例 周遇安 林映辰
柯品華 廖雅琴
林孟儒 戴秉祥
◎社區農民組織參與擴大灌溉服務維護管理之公共服務動機初探 邱豐真 王昱鈞
邱亭瑋 張光耀
◎不同優勢菌科 Clostridiaceae 菌相比例養豬場污泥對高 COD 廢水降解效能分析 徐瑄鍹 林彥伶
李志杰
◎不同總固體濃度下雞糞厭氧消化之產氣特性 簡睿廷 林彥伶
李志杰

『114年農業工程研討會』分組討論議程表(VII)

地點:教學大樓 3F 334 教室

時間 組別 發表論文 作者 主持人
10:30
|
12:00
生態水利 ◎都市滯洪池人工浮島適用經濟作物之初探 林采萱 王之佑
蘇騰鋐
王之佑
◎農田排水常見生態孔入滲管湧現象之研究 李思緯 蘇騰鋐
楊承域 謝采洵
陳意昌 吳東霖
◎結合棲地適宜性與入侵壓力以評估條紋小鲃的棲地偏好 王啓豪 孫建平
李耘寬
◎辮狀河川魚類分布之探討 陳依婕 孫建平
林品言
◎河道治理工程跳島式施工最小生態安全距離探討與應用 蘇騰鋐 宋建樺
蕭維廷 楊人傑
温展華
◎台灣中部河川治理跳島式植生法- 沙河溪濱溪植生覆蓋率研究 蘇騰鋐 林正鴻
陳柏曄 楊人傑
温展華 顏肇昶
午餐
13:00
|
14:30
生態水利與水田多功能生物多樣性 ◎SWAT-pothole 與 SWAT+ Paddy 模式於水稻田水文模擬之比較─以烏溪流域為例 盧至美 江莉琦 蕭友晉
王昱力
◎生態檢核生態友善措施-宜蘭壯東古亭中排改善工程 姚牧君 蔡逸文
紀祥鈺 黃湧池
郭東鋒 王永賢
◎南水分署協力臺灣鳥類地圖計畫與被動式聲學監測初探 宋心怡 李姮蒨
蕭軒梅 林玄忠
◎分析台灣濕地對東亞澳遷徙線瀕危候鳥之棲地貢獻 林進軒 游雅婷
黃浚瑋 黃大肯
◎不同餌料對河蚌生長與水質淨化能力之影響 何勝惟 蔡明展
何勝裕 詹明修
韓玉山

114 年農業工程研討會論文發表者注意事項

  1. 論文現場口頭發表者每篇為 12 分鐘(10 分鐘按一聲鈴提醒,再 2 分鐘後按二聲鈴結束發表),討論 3 分鐘(每篇發表加討論共 15 分鐘)。
  2. 論文現場口頭發表者需於該場次開始前 10 分鐘將檔案(以 Microsoft PPT、PPTX、PDF 格式為限,不提供 Mac 版)交給場控人員測試,並將檔案提前存於電腦桌面,以利有效掌握議程時間。
  3. 研討會現場備有單槍投影器材及電腦設備(若需其它設備請自行準備)。
  4. 論文海報張貼者,請自行設計編排內容並輸出海報,海報尺寸: 直式 A1 尺寸 594mm(w)x841mm(h),研討會當天務必攜帶至現場,報到時領取號碼牌至海報展示區相對應號碼的位置張貼。
  5. 學生論文競賽第一階段書面審核遴選 6 篇論文入圍決選,入圍決選之參賽者須於研討會當日進行口頭報告競賽,經評審委員會評定名次後,於當日推薦得獎論文並於下午年會頒獎時頒贈獎狀與獎金。未進入學生競賽之論文則安排與一般場次相關主題之論文作者一起進行現場口頭發表。
  6. 學生 3 分鐘口頭海報競賽參賽者,研討會當天須準備直式 A1 海報於報到時領取號碼牌並儘早到海報展示區相對應號碼的位置張貼,議程表中發表順序第一位對應號碼牌是 1,依此類推到號碼牌 9,並請參賽者同時準備 2-3 頁海報投影片進行 3 分鐘口頭報告。
  7. 參加研討會人員於報到後會領有印上數字小貼紙,1 人 1 票,可前往海報展示區 1-9 號的海報進行投票(投票時間到 11:40 截止)。海報競賽評分依評審委員評分佔比 70%,農業工程研討會與會人員投票佔比 30%計算,評定名次後,於當日推薦得獎海報並於下午年會頒獎時頒贈獎狀與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