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研究已證實農田水利生態工程具備灌溉與生態功能,近年來學者開始思考如何在工程過程中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但長久以來缺乏一有效方法進行估算,有鑑於此本研究目的即在於建立農田水利生態工程二氧化碳計算及減碳效益評估方法,並以射馬干圳生態池工程為例,驗證方法之有效性,以及生態工程之減碳效益。二氧化碳計算方法是採用工程生命週期的方式進行,分別估算生產、運輸、施工階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而完工階段則是計算植生工程的固碳量。減碳效益評估方面,分別計算生態工程、模擬之傳統工法兩者二氧化碳排放量,並比較差異量後計算出二氧化碳削減量,驗證生態工程之二氧化碳削減效益;同時,以工程碳平衡的觀念,驗證相對於傳統工程,生態工程達到碳平衡的時間效益。
研究結果發現工程材料生產與運輸階段產生的碳排放量較高,分別佔總工程碳排放量的49.8%與33.7%;相較於模擬之傳統工法,採用生態工程可有效降低碳排放量,於生產階段可削減64.2%,運輸階段削減6.1%,施工階段削減46.6%,總削減量達51.4%。至於工程完工階段,結果顯示植物的年總固碳量為16,310公斤,相較於傳統工程,可大幅增加固碳量。除此之外,生態工程需6.98年達到工程碳平衡,傳統工程則需14.37年。綜合言之,本研究提出的農田水利生態工程二氧化碳計算及減碳效益評估方法,不僅能夠有效的估算出農田水利生態工程於材料生產、運輸、施工階段之碳排放量,更可估算出工程完工後植物的固碳量,以及評估出生態工程相較於傳統工法之減碳效益、達碳平衡之時間效益、減碳之經濟效益等。未來此方法可進一步發展出排碳量計算、減碳效益評估軟體,提供農田水利工程人員使用。
關鍵詞:生態工程,生命週期法,減碳效益評估,射馬干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