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田具有生產、生活及生態之三生公益功能,對環境保育貢獻極大,且因長期湛水灌溉為補注地下水重要來源。本研究利用位於田中之實驗水田區作為地下水數值模式探討影響入滲影響因子與模擬試驗田區之地下水入滲,側流及推估地下水有效補注量之依據。
一維垂直入滲模式SAWAH及三維數值模式FEMWATER經過現地觀測土壤水分張力及入滲量及之驗證後進行模擬,結果顯示牛踏層之有無為影響入滲率之主要因素,區域性水田入滲以垂向運動為主,約為側滲量之2-10倍,側滲則明顯發生於乾濕邊界區,約為垂向滲漏之10倍,側滲比例隨著乾濕邊界長度、水田湛水面積及初始土壤水分含量不同而改變,占整體入滲量之1-40%。研究成果除瞭解水田入滲至地下水之移動機制,垂直流與水平側向流動過程,並可以提供政府決策單位研擬水資源管理計劃所需,亦對其他從事相關研究提供完整之研究方法及步驟。